非遗庆元宵 线上精品展 2024年泰安市非遗月线上展
发布日期:2024-02-26 09:24 浏览次数:

元宵节来临之际,泰安市文化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关于做好2024年春节工作的决策部署,落实文旅部、省委省政府做好春节工作的有关要求,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阐释与传承弘扬;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,特举办此次2024庆元宵线上精品展。作为泰安市文化馆2024“春节喜乐会”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活动的一部分,此次线上展览精选部分乡村记忆博物馆展品,分为“龙年说龙”、“记忆里的年味”两大板块,营造“欢欢喜喜过大年”的浓厚氛围。

龙年说龙

龙纹戏袍

宋元时期,龙成为神权和皇权的象征。称为“真龙天子”的最高统治者,穿龙袍、坐龙椅、卧龙床,象征着龙的地位提高,也限制着龙纹的使用。龙袍上面的龙纹图样历代都有着变化。清朝时期,皇帝专用五爪龙,王爵专用的四爪龙,在当时被称为蟒。

皇帝的龙袍多绣有九条龙,古代帝王深受《周易》影响,他们崇尚“九五之尊”。正是如此,皇帝的各种事物均用九、五两个数字,这是一种权利高度集中的体现,龙纹在古代服饰上出现的重要意义就是权利的象征。

桃木如意

桃木在我国信仰和民间文化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位置,几千年来桃木就有辟邪和镇宅之说,据《典术》载:"桃木乃五木之精,仙木也,能压邪气。""如意" 起源于俗称"不求人"的搔背工具,后逐渐演变为一种象征祥瑞的器物。如意之名,即如人之意。表示吉祥顺心,万事顺意,幸福安康。

古代作为工艺美术品的如意,以清代为多,明代亦有但少见。康熙年间,如意成为皇宫里皇上、后妃之玩物,宝座旁、寝殿中均摆有如意,以示吉祥、顺心。如意的品类有珐琅如意、木嵌镶如意、天然木如意、金如意、玉如意、沉香如意、桃木如意等等。在古代,带龙纹的如意便是集合了权利象征与美好寓意的吉祥物件。

龙首石敢当

“石敢当”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西汉史游的《急就章》:“师猛虎,石敢当,所不侵,龙未央。”石敢当常立于街巷之中,特别是丁字、三叉路口等路冲处被称为“凶位”的墙上和点位,用于辟邪的石碑。泰山石以其古朴、苍劲、凝重的格调著称,又加上民间有泰山石能辟邪、镇宅等传说,用泰山石做的石碑流行各地。在发现的“泰山石敢当”中有“文字石”、“数字石”、“人物石”、“天文地理”、“山水景观”、“花鸟鱼虫”、“十二生肖”等,“龙首”石敢当很容易被人联想到十二生肖中的龙。

相传古代认为泰山石具有独特的灵性和神力,因此泰山石敢当是一种灵石崇拜。传说汉朝时汉武帝登泰山,带回四块泰山石,放置在未央宫的四角,以辟邪。泰山被认为有保佑国家的神功,因此泰山的石头就被认为有保佑家庭的神灵。后来泰山石被人格化,姓石名敢当。

泰山墨玉九龙玉玺

九龙玉玺气势磅礴、内涵深厚、选材优良、工艺精湛,具“奉天之宝”的神韵,同时蕴含了中华民族最神圣的龙文化精髓。

玉玺是帝王用以署名的印章,皇帝的印章有公章和私章之分。代表国家发布诏书或其他文告时钤用的可称为公章,是皇权的象征,古人称之为宝玺、御玺、御宝或国宝。中国人用印信来表示信用,始于周朝。到了秦朝,才有玺和印之分,皇帝用的印叫玺,臣民所用只能称为印,又因为此时的玺专以玉质,故称为“玉玺”。

龙王碑

龙王信仰在古代颇为普遍,龙王是非常受古代百姓欢迎的神之一。龙王兴云布雨,为人消灭炎热和烦恼的神,龙王治水则成为中国民间普遍的信仰。民间认为东南西北四海都有龙王管辖,叫四海龙王。另有五方龙王、诸天龙王、江河龙王等。小说《西游记》中提到的四海龙王,即东海龙王敖广、南海龙王敖钦、北海龙王敖顺、西海龙王敖闰,使四海龙王成为妇孺皆知的神。

古人认为,凡是有水的地方,无论江河湖海,都有龙王驻守。龙王能生风雨,兴雷电,职司一方水旱丰歉。因此,大江南北,龙王庙林立,与土地庙一样,随处可见。如遇久旱不雨,一方乡民必先到龙王庙祭祀求雨,如龙王还没有显灵,则把它的神像抬出来,在烈日下暴晒,直到天降大雨为止。

生肖龙剪纸

不需要高档原材料、繁琐的程序、讲究的场所。一把剪刀,便可在各种纸料上,剪出各式各样好看的作品,这便是非遗文化剪纸的魅力。卯兔追冬去,辰龙报春来。这幅十二生肖龙的剪纸以龙元素为灵感,呈现龙年吉祥、幸福美好的寓意。

记忆里的年味

风箱

风箱的构成是由由一个木箱、一个推拉的木制把手和活动木箱。用手拉开活动木箱,空气通过进气口而入橐;压缩木箱,箱内的空气通过排气口而进入到输风管,最后再进入冶炼炉中,用于烧火做饭。

以前农村家家户户灶房里都有用砖砌成的锅灶,旁边放着一个风箱。锅里填好水以后,点燃柴禾放进锅灶口里面,右手拉风箱,左手添柴火,饭香、柴香交融,锅里煮上肉、炸上丸子,鏊子上再摊上煎饼,年味一下子就出来了。

杆秤

这是以前过年赶集的时候经常见到的度量工具,千百年来,手杆秤可算作华夏“国粹”。它制作轻巧、经典,使用也极为便利,作为商品流通的主要度量工具,活跃在大江南北,代代相传。天地间有杆秤,人们不断赋予秤的文化内涵,公平公正的象征,天地良心的标尺,一桩桩交易就在秤砣与秤盘的此起彼伏间完成。

随着时代发展,一些事物也将退出我们的日常生活,而电子秤的普及,标志着杆秤退出历史的舞台,成为民俗文化的符号。

虎头鞋帽

虎头帽与虎头鞋、虎围嘴、虎面肚兜等成为中国儿童服饰中重要的组成部分,具有鲜明的特色。中国自古是一个传统的农耕社会,在索取大自然物质中经历千辛万难,各种求助威震灾难的象征物和神力的形式层出不穷,虎作为一种积极的象征意义,被人们认作庇护神,可以阻挡一切灾难,人们把这种崇拜作为一种信仰逐渐渗入到百姓日常生活中,发展出虎头帽等独特的手工艺服饰,过年给孩子穿虎头鞋戴虎头帽也寓意着驱邪保平安。

录音机

1984年春晚,张明敏成了第一个参加春晚的香港歌手,《我的中国心》一夜爆火。此后奚秀兰、罗文、叶丽仪、张德兰、包娜娜、文章等港台歌手先后登录春晚,红遍大江南北。上个世纪80年代,中国开启家电时代,录音机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,与电视、电冰箱、洗衣机并称“四大件”,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,也给了大家选择音乐的权力。喇叭裤、蛤蟆镜、拎着录音机招摇过市的“不良青年”不仅定格了一个时代的历史,更镌刻着一代人质朴、真实的记忆。

连环画

1978年后,中国的建设开始全面恢复,连环画也迎来了繁荣期。以1982年为例,全年共出版连环画作品2100余种,单本印量10万册,相当于1960年代印量的20倍。这期间连环画题材更为广泛,各国文学改编的连环画层出不穷。在形式上除了小人书经久不衰,许多16开的连环画书籍也大量出现,彩色画幅的作品有些也十分精美,成为一代人不可磨灭的年少记忆。

家堂

家堂俗称挂轴子,它是一幅长方形的卷轴中堂画。此画高1.8米,宽1米。列祖列宗共分三层排列,家堂的主体画面是一处三进三出的高级宅院,画面庄严典雅,两边配有对联。家堂的画面各家基本一样,对联相异,各有千秋。滨州、东营、德州、胶东半岛中西部地区春节时会悬挂这种大幅祭祖图画。



关闭
打印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